中华儿慈会天使之家专项基金
姓名: | 毛琴 | 生日: | 2011年4月6日 |
性别: | 女 | 年龄: | 13岁零11个月 |
地区: | 延安早教中心 | 阶段: | _幼教班中 |
状况: | 盲童 |
毛琴近期语言表达能力进步颇为显著,可以跟读和复述简答的语句,老师提醒2-3个字就可以讲出后面的能容,老师提出一些问题,能够给予答复回应,不足的是声音较小,发音不是很清晰。
大动作方面还不能做到立定跳远,运动过程中没有危险意识,比较着急。每次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单缺乏自信,表现的比较胆怯。四肢不是很协调,跑步过程中脚丫磨着地面走!
精细动作方面:手部力量比较弱,灵活度较弱,目前可以自己拿着水果、零食放嘴里!只能完成摆放类玩具,穿插类玩具有些困难,做事情的专注力很高。
毛琴讲话发音虽然不清楚,但是可以简单的说一些日常用语: “有”、“没有”、“快点”、“立正”等。性格内敛羞涩,缺乏自信。有问题时老师对她单独指点,会默默流泪,内心敏感且自卑。
目前她已经熟悉这个集体,和大家相处融洽,尤其是在运动中,可以排着队伍,挨个跳圈圈,由于视力的限制,只能慢慢摸索前行,扶助栏杆可以双脚跳起来。对于声音特别敏感,能准确判断出声源的位置。
以前很多活动萌萌仅是一个旁观者,现在很大的转变是能主动参与其中,捕捉到老师的指令,努力的去做。专注力也有明显的提高,玩玩具特别认真,小手用心感知。能够通过思考去拼插雪片积木,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。目前能自己喝水、穿脱裤子。当老师提到某种小动物。能做出动作。
萌萌和张建军这对“患难”老友,都属于特需类型的孩子。尤其是萌萌,可以说近乎一年来没有明显的大进步,然而细心的小花老师也还是偷偷的记录了关于她的“小成长”。眼睛看不见,但听觉、感觉、触觉、记忆却似乎在她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。
语言发育落后的她,从起初的默默无闻,现如今也能张开小嘴巴,尝试“模仿”老师和小朋友们的语言,当然只有熟悉她的阿姨、老师能意会她的意思,生性胆小、敏感,处处充满了小心翼翼。
现如今也能做到手扶地向前爬,模仿小兔跳的动作,虽然没有方向感,这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,孩子,请别害怕!我们会牵着你的小手慢慢感寻。精细动作方面:手部力量较弱,这么多年“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”小手的利用率显然不是很高,现如今可以做到手撕纸条,现阶段小花老师制定的训练目标是串珠,需要老师给予很大的耐心,毕竟是眼睛看不见的孩子。
毛琴最让人欣慰的是居然学会提、脱裤子,穿鞋。一份耕耘一分收获,原本对于这类特需的孩子,不奢望她们能学的多好、只是想让他们在平淡岁月中增添几许期待,然后却总会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。
萌萌是一名盲童,但是她有光感。你喊她,能够辨别声音的方向并且走来;她不会咀嚼食物,平时只能吃一些软烂的事物,直接吞咽。至今还穿着尿不湿,生活完全无法自理;以前她从未走出过屋子,总是独自呆在屋子的角落,她的世界很小、很孤单,一个人静静地,就那样一坐就是一天,待太阳下山,第二天再次升起,萌萌的生活照旧不变。
开设早教班后,萌萌第一次走出门外,感受清风、感受细雨、感受小鸟叽叽喳喳飞过头顶、感受抬头阳光散满脸颊的温暖……她喜欢小花老师的亲密拥抱,喜欢伙伴们簇拥在一起的陪伴,她的世界有了颜色、有了朋友、有了希望与期待。每个早晨,她起的很早,等待老师的手牵她去早教课。
如今的她,期待每个清晨的第一束光被自己感受到,期待每一次早安,期待下一首歌谣,期待每一个明天。